国家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资源库联合承办的实验动物新资源开发与转化应用学术交流会议在昆顺利召开
8月31日-9月3日,实验动物新资源开发与转化应用学术交流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云安会都隆重召开。
本次大会由云南省实验动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实验平台工作委员会、国家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资源库联合承办,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80余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及企业代表参会。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姚永刚院长、国家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贺争鸣副主任委员出席会议并致辞,云南省科技厅单祖碧调研员、昆明市科学技术局惠娟处长、昆明市卫健委李雯璇处长也受邀出席本次会议,开幕式由云南省实验动物学会吕龙宝理事长主持。
本次会议以“实验动物新资源的开发和转化应用,赋能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就实验动物新资源开发、转化应用相关工作展开积极的交流与讨论、经验分享,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共进,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为目的,谋划实验动物资源的未来发展、提升开发及转化应用水平,推动实验动物产业的快速发展。
本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姚永刚研究员和施禄也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孙永华研究员、清华大学倪建泉教授、吉林大学袁宝教授、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赵柏淞研究员、青海省实验动物中心陶元清研究员、福建中医药大学黄镇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王可品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陈振文教授、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周俊洁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洪岩研究员和张贺副研究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范昌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伟副研究员和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冯丽萍副研究员共16位专家分别以《树鼩培育与疾病动物模型》、《猪尾鼠的资源开发与研究应用》、《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建设》、《果蝇资源库建设及应用》、《啮齿类实验动物新资源创制与应用》、《人源化动物模型在生物医药转化应用中的创新实践》、《青海高原特有野生动物资源实验动物动物化及应用》、《福建省特色兔资源的实验动物化开发与利用》、《中国特色小型猪工具化及其应用》、《长爪沙鼠资源开发与转化应用》、《标准化疾病模型驱动精准药物研发》、《实验动物新品种、新品系开发》、《三种野生啮齿动物资源培育及HEV1型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新型hRSV基因修饰小鼠促进疫苗向临床转化》、《雪貂实验动物资源开发应用的现状与展望》和《东方田鼠从野生种群到标准化资源的转化与应用》为题作了精彩报告。并以场圆桌会议的方式,对多种新资源的开发和转化应用进行三轮深入的讨论及经验分享,收获满满。
会议期间,13家企业厂商参加了实验动物设备及相关产品展示会,对产品、技术、服务等进行了宣传,并与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了现场洽谈、交流,参会人员了解目前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也促进了产品订购、服务合作等意向,促进实验动物产业发展。
会后参观了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灵长类设施)、国家昆明高等级生物安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P3)、国家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资源库。
本次会议聚焦实验动物新资源开发、转化应用,围绕国家科技创新需求,探讨实验动物新资源与人类生命健康、实验动物资源创新与发展。通过交流与讨论,了解实验动物新资源的研究动态和最新进展,共同探讨发展方向,构建合作交流平台,对推动全国及云南省实验动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合影
开幕式主持
开幕式致辞
报告嘉宾
报告主持
圆桌讨论交流
参展交流
参观三个国家级灵长类动物实验平台